本文目录
娱乐至死会使我们失去思考
零零散散花了大概四五天的时间,我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之所以用“终于”这个词,是因为读专业书对我而言从来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复杂费解的理论,都让我觉得看这样一本书远没有看场电影或者打局游戏来得舒服。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的想法不正是走在书中所说的“娱乐至死”的道路上吗?
越来越迷恋于享乐,越来越追求感官刺激,向着娱乐至死,一路狂奔。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当时的背景是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它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
虽然这本书写于上世纪,但是我觉得书中的一些情境在今天仍然适用,这本书有两个我非常赞同的点。
“碎片化的娱乐方式会越来越削弱人连续化、逻辑化的思考能力,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这种危害是致命的。”
提到碎片化的娱乐方式,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目前流行的短视频APP,我的身边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声音,“抖音真的有毒,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沉迷抖音,无法自拔”。不管你有没有体验过,说到快手和抖音,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两款中国短视频应用,日点击量超过千万。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短视频以精炼有趣的优势迅速挤占了我们的闲暇时间,它们更多的只是娱乐大众,甚至由于门槛的低下,使得很多低俗恶劣的内容也会流传到平台上。
波兹曼提到《美丽新世界》中的一句话:“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在思考。”我在想,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娱乐,而不反思娱乐背后带给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评价,那就只能是“娱乐至死”;但是如果我们能在适度娱乐中反思它所传递的知识,并不是一味苛求所有事物的呈现均以哗众取宠为价值,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还会有长远的进步。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缺少会思考的人。
“柯勒律治关于‘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也许很能代表这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儿有用的信息。”
这是第二个我非常感同身受的点,如今移动网络对公众生活的影响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被信息紧紧包裹,并被动的承受着它的狂轰滥炸;无数的,乱七八糟的信息也无时无刻不在登门拜访。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信息往往与我们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我们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回应它。
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介去了解未知,但我们却沉浸在娱乐中驻足不前。
波兹曼为人们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人们真的会“娱乐至死”吗?娱乐已是这个时代的传媒霸权,不管以何种方式,都只为博人一笑,艺术价值和伦理道德都可以弃置一旁,可谓“得娱乐者得天下”。
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我们从不反对适度娱乐,但当娱乐日渐成为操控话语的霸权力量时,它的负面作用就必须受到重视。我们也不拒绝娱乐,只是除了笑声之外是否还应该留下些什么?如果欢笑过后留下的只是空虚和麻木,以及对下次欢乐更强的期待,那这样的欢笑绝对是廉价的。
我们要做一个经常保持思考的人。
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
我们大多数人都害怕面对自己。
信息茧房里带来的温度和被海量信息包围的安全感,让我们看似生命丰盈。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深夜来临,自我开始发光,贫瘠和空虚就会占上心头。
所以,我总是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被填满。
我不知道,怎么去生活才是真正的有意义。当我快要迈入三十岁的门,我原本安稳又平静的生活,因为我曾经视为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一个人,打碎,瓦解的时候。我原本的自我和颜色才开始凸显。
这些事情,我放下了吗?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时间的流逝也带去了伤痛的一部分,我原本的追求自由和还算强大的自愈能力,把我自己慢慢治疗好。还有那一本本书,和我身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婆婆。她们抚慰着我,帮助着我,听我倾诉,看我落泪。
我也开始频繁地面对我自己。并且关注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和事。她们基本都告诉我一句相同的话,那就是,你要自己强大起来,你要坚强。
啊,多么符合中国清教徒式的处理方式啊——求人不能,反求诸己。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水,但是没有一滴可以解救你心里的干涸。因为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充满着娱乐和碎片化的思维,依靠这些丧失独立思考的信息和知识真的能够解救我们吗?当然不能。能够真正促使我们强大并且独立的,只有我们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不盲目。
我想很多女孩的择偶标准是这样的。希望未来有一个人能够驾着七彩祥云赢取我,这个人一定是深情和强大的,能够解救我,治愈我,爱我,满足我。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一个他人,就像没有这样一滴可以解救你真正问题的水一样。我们最终能完全仰仗的只有自己。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互相爱护,而不是完全依赖,过度要求,失去自我。
以前的我只是说,现在的我,是真的懂得了一点点。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希望自己能够坚持着每天写日记,记录这最后的日子。
娱乐至死经典名句摘抄
《娱乐至死》经典名句如下:
1、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2、“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也许很能代表这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3、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4、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5、有人说我取悦于人,我说这很好。如果一个教授上课时表现幽默,人们就会带着记忆下课。
6、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伪语境”都为“这些彼此没有关联的事实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而且答案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利用它们作为消遣、娱乐,或在游戏中找点乐?
7、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在2500年以前就说过,人常常以自己的形象塑造上帝。现在,电视政治又添了新招:那些想当上帝的人把自己塑造成观众期望的形象。
8、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中国是临海国还是沿海国
俗话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的基础。在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人们还感受不到水的重要性,对于很多国家来说,缺水成为最大的困难。最典型如下面这个国家,虽然是沿海国,但是国内没有一条河或者湖泊,被称无水之国,喝水要靠邻国,但是国家却富得流油。
这个国家就是中东小国,科威特,科威特以前是伊拉克第19个省,面积近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是中东的小国,很多人可能会说,没有一滴水有点夸张吧。但是对于科威特来说,一点也不夸张,科威特作为中东沿海国家,有比伊拉克广阔得多的海岸线。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水看得到摸不到在科威特整个国土上,找不到一条流动的河流或者湖泊,整个国土没有一滴淡水。很多人可能说,没有河流可以挖井喝地下水啊!说到这个更悲催,科威特地下确实是地下水源丰富,但是,绝望的是,科威特地下水是咸的,不能喝,这可能是海水倒灌的问题。
总之,科威特地上没淡水,地下也没有淡水,而天空中下雨又很少,因此被称为世界唯一的无水之国。很多人可能要问了,这没水怎么活?科威特长期是靠伊拉克供给淡水的,因为伊拉克河流多,淡水丰富,所以都从伊拉克购买淡水,供给百姓。
近年来,因为技术的研发,也就近进行海水淡化处理,增加水源供给, 这才不至于渴死。而在北非很多无水国家,那大部分是沙漠,没有水,国家穷困潦倒,很多都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穷的只能喝西北风了。
但是,科威特命好,其他无水国家地下是沙子,但是科威特地下全是石油,储量世界前4,而人口又不多。因此科威特靠石油发财了,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中东也是富国。因此,科威特用石油财富,购买邻国的水,发展海水淡化技术,逐步解决喝水问题。
而为此,邻国伊拉克觉得吃亏,说科威特本来就是我的,你地势还低,因此我们的石油都流到科威特去了,于是萨达姆一声令下,直接把科威特灭了。而美国干涉下,伊拉克没有得到石油,还要继续给科威 *** 水,国家被打成废墟,真的上那说理去。而科威特靠着石油,喝着伊拉克的水,过着土豪的生活,真的是天壤之别啊!
以上就是关于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娱乐至死会使我们失去思考的全部内容,以及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原创文章,作者:小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yppr.com/jiemeng/10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