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别人捞鱼, 梦见别人捞鱼给我好不好

文/邹安音

春水长。川东北。嘉陵江上,有条溪流,在泛光。

那是杨家河,嘉陵江的女儿,阆中古城的一条血管,川东北大地的一个隐秘之地。

它静静地深藏于青山峻岭中,清澈透明,有玉石般的声音,有玉石般的质地,不紧不慢,就那样从容地流进嘉陵江。

它一路缓缓而下,不露声色的沉静,宛如蚕丝般包裹了山与水的灵魂,浸入大地的骨髓。

河岸有垂绿的柳丝,是柳丝先撩拨了春风,才有各种花儿的香味散播,吸引了来者;是渔人的钓竿,搅动了春水,才有两岸的青山,把伟岸的身姿投影,染成画面;是游人摇动的桨橹,翻卷起水面的浪花,才惊醒了水中的鱼儿……

三三两两的乌篷船,泛起了小河的春潮。快看,那远道而来的游人,正沿着杨家河寻芳问踪呢。

这是小村的码头吗?它横卧在一棵遒劲古老的大榕树下,像一个老人般,悠悠然地欣赏着眼前的春景。

村妇们在洗衣服。她们不停地欢笑着,不停地甩动着手里的木棒,敲打着衣服,让心里溢出的快乐不自觉地融入到河水中。

石磨蹲在河边,不言不语。它守候了那么多年,守望着这里的山和水,还有茅草房的主人。它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河里突然有了乌篷船,有了竹筏,有了风景区的标签。

河边的路变宽了,一条崭新的公路,直接连着山外。山外的人来了,河边越来越热闹。

石磨突然有了自豪感,不停地转动身子,想要吐露心声。很多人围了上来,看它“吱呀吱呀”地唱歌,流出洁白的豆浆,流进人们的心里。

喝了豆浆的人心满意足。这时,铿锵的锣鼓响起来。“伊呀呀呀!”随着一声唱腔的响亮拉开,一种叫川北灯戏的地方戏开始登场。

每个演员都是地道的本地村民,他们传承着祖先遗留的文化,仿佛捧着一颗珍珠,想要奉献给客人,奉献给远方。

看完了戏,有人小心翼翼地坐船过河,直奔对岸的芳草地。呀,草地上还有美味和好玩的野菜呢。蒲公英顶着毛茸茸的小脑袋,对着风儿微笑。

肥沃的土质,充足的营养,把这里的花草养得丰润可人。茂盛的树叶,绿得快要滴出油来。它们蓬勃地生长着,生怕辜负这一湾水的柔情。

古码头高兴起来了。它打量着男人们垂钓,村妇们捣衣,孩子们嬉水,野草们疯长。

一群水鸟翩然飞过,仿佛天籁般的鸣叫声,谱写成山间的圆舞曲,映衬着一条叫杨家河的朴质美。

河流静默。码头沧桑。小村依然。

但村上的人和故事,却不再是那年那月的事儿。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乘竹筏、坐乌篷船、划橡皮艇漂流,走进农耕文化展示区,可以参与古法榨油、石碾碾米、石磨磨面、稻田捉鱼、人工打夯等农事体验活动,还能观看川北牛灯竹马等表演。

在这里,重温着孩童时代的农村五匠展示,体会着父辈辛劳的打草鞋场面,看心灵手巧的绣娘刺绣,分明是探看了杨家河的心灵,解开了它的隐秘。

在古渡口,一个老人常常凝望这条河,河上修了桥,孩子们也走出了大山,在城里安家立业。但他和老伴仍守着青砖瓦房的家园,以及这条河的过去和记忆。

在杨家河尽头,在江与河的衔接处——阆中古城,在南津关古镇,一台原创的大型移动实景剧在上演。春节文化、蚕桑文化、三国文化、古城文化,在一步一换中,时间和空间跨越,演者与观者交融,阆中的思想和灵魂,也丰满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杨家河至此,华丽转身。它距阆中古城仅15公里,素有“阆中小九寨”的美誉。

在江与河的交汇处,在时间和空间融合的地方,在一台实景演出之地,谁都有理由相信,这些场景和画面,是真实的,而不是舞台布置,古城可作证。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原创文章,作者:小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yppr.com/jiemeng/962.html

(0)
上一篇 2022-04-14 下午2:49
下一篇 2022-04-14 下午2: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